学校简介
简介
赤峰市八里罕中学创建于1954年,距今有50多年历史,是赤峰市唯一一所地处农村的二类普通高中。学校占地87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现有50个,共有3750名学生,其中住宿生2700多名;教职工208名,专任教师156名,高级教师21名,一级教师62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1%。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为高校输送7500名优秀新生,其中有24名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校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多次被自治区、市有关部门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优秀电教学校”、“教育科研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典型校”等称号。2002年学校被命名为“赤峰名学校”。连续六年荣获“赤峰市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称号,2003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赤峰市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优胜杯”。多年来,八里罕中学以“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科学管理求提高、以优异质量求生存、以敬业求实求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不断成长铺路”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原则,开拓进取,求实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分东西两院,西院两幢宿舍楼,一幢教师住宅楼,两个餐厅,是师生住宿、餐饮、生活的场所。东院两幢楼,西教学楼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以高三年级为主;东教学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主要以高一、高二年级为主。近几年,学校先后投入了250余万装备了标准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各2个,标准的生物实验室1个,物化生准备室各1个,物化生药品库、仪器库共5个,多媒体教室17个,微机室2个,共有微机近300台,购置了近3万册图书和理化生实验仪器和药品。今年,学校进行了校园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建设,改建了校门、操场、新建了标准的厕所。新建了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新添置了乒乓球台21个。管理
科学管理工程是八里罕中学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本着“充分尊重每个人、严格要求每个人、努力提高每个人”的管理原则,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过程化和目标化。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实行集体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严格执行各级干部的责任管理制度,实行校长、分管校长,主任、分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分级管理、逐级汇报、逐级考核的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推行“精、实、细”的过程管理,分别了《教育教学管理手册》、《政教处管理手册》、《科研处管理手册》、《总务处管理手册》,做到各项工作安排精心,落实细心,结果有实效;认真执行严格的制度管理,制定各级各类人员管理制度,汇总为《八里罕中学制度汇编》做到职责明确,严格执行;实行开放性目标化管理,建立并完善了督促、检查、评估体系,实施了《八里罕中学教师考评细则》、《教学辅助人员考评方案》、《教研组目标化管理方案》、《领导班子成员目标考核办法》等考核办法。引进竞争机制,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实施“德育创新工程”,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径。学校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创新德育教育,做到德育管理体系化,教育形式多样化,课堂教育渗透化,教育目标层次化和德育活动制度化;完善德育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了一支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组成三级管理系统,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制定并实施了《学生德育学分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品德形成的监控,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认真落实《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从抓好《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寓德育于教育之中;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严格执行《班主任考评与奖惩办法》,调动和激励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实施“园丁工程”和“素质教育与课改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始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了关系学校持续发展的《八里罕中学“园丁工程”实施方案》,把教师的培养分成四个阶段,即奠基工程、新秀工程、能手工程和专家工程,并确立每个阶段的工作步骤和具体措施,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有专人负责。坚持内培与外训结合,骨干与新手结对,理论与实践兼重,师德与师能并举的原则,坚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观念先进、勤于学习、业务精深的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树立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人师表的楷模形象;鼓励教师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先进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深深地根植于每个教师的头脑之中。实施“科研兴校”工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发展。自1998年起,提出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优化课堂结构、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2004年又提出了教育教研要“因地制宜、加强学习、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务求实效”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语文实践”科研课题通过国家中语会和赤峰市科委的鉴定验收,并获奖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其科研成果在赤峰市得到推广;2004年化学科研课题“微格教学”通过市科委鉴定验收,14名教师获科研成果证书;学校自立课题“高中政史地综合教学模式与行动研究”于2005年9月通过自治区验收;2006年中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子课题《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的实验与研究》通过中央教科所验收;2006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子课题《英语阅读微技能训练与评价》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题组验收,科研课题《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研究》获自治区级验收,正在进行的项目是中央教科的《和谐德育》课题。教育科研给学校带来了浓厚的学术气氛,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程不断地向前发展。日益改善的办学条件及“信息化校园工程”是八里罕中学不断发展的助推器。八里罕中学是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八里罕中学有信息技术教师5人,承担着高一、高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和全校信息技术网络维护工作。学校有一个主控中心,17个多媒体教室,3个公共多媒体教室,两个72座微机室,一个68座语音室。各功能办公室及教研组都设有微机一台。学校建有局域网,局域网中有300多台微机,并配备大量的应用软件,并配备有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如:清华同方资源库、K12、思科等。又是北京四中远程教育合作学校。开通了宽带网,创建了学校自己的网站“罕中教育科研网”,实现了宽带网、校园网、有线电视网、多媒体教学网四网联通。又将教师住宅楼微机与校园网联接,教师足不出户可享用校园网资源。“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是八里罕中学的文明之窗。八里罕中学校园是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典雅的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体现。走进八里罕中学校园,自然感受到其高雅、整洁、优美、壮观。巍峨壮观的建筑,葱笼幽雅的绿树,姹紫嫣红的花卉,碧绿如茵的草坪,寓意深刻的不锈钢雕塑,古朴典雅的文化墙,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催人奋进的名人画像,充满文化气息的橱窗及众多文化体育设施,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陶冶着人的情操,净化着人的心灵,提升着人的素质,展示着八里罕中学的形象,是八里罕中学的文明之窗。“敬业求实、团结奋进”的罕中精神薪火相继、世代相传;“六大工程”建设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才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精、实、细”的过程管理,教师队伍培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荣誉
1985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教委教育工会
1989 先进党支部 中共宁城县委员会
1990 先进党支部 中共宁城县委员会
1992 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3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赤峰市教育局
1993 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3 优秀工会 宁城县总工会
1994 “两改”先进学校 赤峰市教育局
1994 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4 先进团委 中共宁城县委员会
1995 先进党支部 中共宁城县委员会
1996 先进团委 中共宁城县委员会
1996 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6 先进学校 赤峰市教育委员会
1997 治安先进单位 宁城县委县政府
1997 先进集体 赤峰市教育委员会
1997 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7 甲级文明单位 中共宁城县委员会
1997 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7 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自治区一级先进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
1998 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宁城县文体局
1998 常规管理示范学校 赤峰市教育委员会
1998 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8 1998年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宁城县教育局
1998 市级电教优秀学校 赤峰市教育委员会
1999 一九九九年度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9 教育目标化管理超标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9 “红花绿叶育人工程”达标校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9 “红花绿叶育人工程”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1999 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赤峰市教育委员会
1999 精神文明单位 宁城县委县政府
2000 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 赤峰市教育委员会
2000 2000年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2000 2000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0 教育目标管理超标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0 宁城县名学校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1 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2002 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超标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2 实施“红花绿叶育人工程》先进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2 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2 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 赤峰市教育局
2002.3 赤峰名学校 赤峰市人民政府
2002.12 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赤峰市教育局
2003.5 全市五四红旗团委 共青团赤峰市委员会
2003.10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2——2003年度先进实验学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
2003.12 赤峰市2003年度普通高中(二类校)管理先进学校,并领到流动奖杯 赤峰市教育局
2004.3 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4.3 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达标单位 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4.3 校刊《小荷》被评为十佳校刊 “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校建学校德育体系”赤峰实验区
2005.4 2004年度教育工作责任目标一等奖 宁城县政府
2005.3 全县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中共宁城县委宣传部
2005.4 在2004年全县工会工作中被评为优秀工作 宁城县总工会
2005.3 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中共宁城县委
2005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 中央教育科研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德育教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组
2006年度全县教育工作责任目标一等奖 宁城县教育局
2006 校园文化建设典型学校 宁城县教育局
2006年度全县平安建设创建活动先进学校 宁城县委县政府
2007年3月2006年度全县平安建设创建活动先进学校 中共宁城县委员会和宁城县人民政府
2007年3月2006年度全县教育工作责任目标一等奖 宁城县教育局
2007年3月校园文化建设典型校 宁城县教育
2007年10月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高考
2003秋季高考的实际数据如下:理科总分最高分576分,位居赤峰市前列,宁城县第二名,文科最高分582分,名列赤峰市第四名,宁城县第一名,理科一本128人,远远超过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文科一本16人,文理一本总计:144人。二本以上:374人。一本升学率:16/%,二本以上升学率:40%,一专以上升学率:78.6%,二专以上升学率:100%。有60多名同学进入上海交大、上海财大、北方交大、哈工大、天大等国家一流名牌大学深造。2004在2004年高考中再次了辉煌成绩,理班宋子明同学以总分670的成绩,位居宁城县第一名,并被清华大学录取,文班贾才同学以总分614分的成绩,位居全赤峰市第二名,被厦门大学录取。同时,本科一批上线人数173人,本科二批上线人数470人,本科三批上线人数近600人。重点及本科升学率居赤峰市前列。20052005年高考又传捷报,600分以上50人。重点上线人数宁城县440人,八里罕中学200人,普文普理上线人数宁城县1462人,八里罕中学580人;补习生理科二本以上升学率58%以上,文科补习二本以上升学率63.2%。又一次展示了赤峰市级名学校的风彩。开展活动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明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切身利益,为使八里罕中学广大师生在“安全、祥和、文明、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经学校从2005年12月1日开始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八里罕中学开展以“文明、守纪、和谐、平安”为主题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决定在中国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精神。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以努力争取社区的广泛支持,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创建意识为前提。以提高文明意识,拒绝校园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为基础,以增强安全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为保障,以保证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为目的。创建活动的目标:通过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建立安全文明校园的有效工 作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争创市级“安全文明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八里罕中学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学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除开设比较齐全的必修课外,还开设了语文阅读、英语听力阅读、音乐欣赏、书法指导等选修课。重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开展,比如“军训”、“远足”、“文艺汇演”、“书法比赛”、“社会实践”、“文化艺术节”、“朗读演讲比赛”等活动。成立了学生社团,比如“演讲团”、“小记者团”、“校园电视广播站”、“《小荷》部”等。了校刊、校报,如《小荷》、《罕中科研信息报》、《教学简报》、《德育之窗》等。《小荷》文学社创建于1984年,如今历经20年,出版期刊99期,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校刊”。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锻炼了学生才干,提高了学生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相关新闻
大学校园,熟悉的生活,前前后后在学校里生活了20多年。晚上球场有很多男生打篮球,灯光非常非常亮。
考试,考场安排的赤峰市八里罕中学,大老远跑过来,貌似比较有历史,教学楼比较陈旧了,悲剧是卫生间楼里没有,要去楼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