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第二中学是赤峰市名校,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地处赤峰市新城区。
赤峰二中创建于1924年8月30日,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八十年光辉的历程。赤峰二中在解放前就以教学严谨、人才辈出而饮誉热河全省,从这里走出了大批的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爱国仁人志士。新中国成立以来,赤峰二中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异彩。多年来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向国内外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新生数以万计。如今二中学子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已成为祖国建设各行各业的中坚与栋梁。大批的硕士、博士留学美英法日加拿大等国,他们以卓越的成就为母校赢得了荣光。名与日星常灿烂,德随桃李永芬芳。
赤峰二中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三年八月一日,即公元一九二四年八月一日,校名为热河赤峰县立初级中学校。她是由原赤峰高等小学堂改建而成的。校址在赤峰二道街西段路北。
初级中学的成立,掀开了赤峰地区中学教育史的第一页。
一九三四年,校名改为热河省立赤峰初级中学校。
一九三八年一月,校名改为热河省立国民高等学校,分兽医和农林两科。
一九四〇设临时教员养成所,招收蒙生,分特修科和本科。
一九四四年春,改名国立赤峰师道学校,从国高中分出。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赤峰解放,人民政府在原校址重建中学,校名定为赤峰中学。
一九四七年六月,赤峰再次解放,冬季复课,设地方干部班、小学教师培训班、初中一年级和预备班。
一九四八年五月,曾迁往市郊八家村临时办学。
一九四九年二月,校名改为热河省立第一中学。
一九五〇年五月,校名恢复为赤峰中学。
一九五一年末,定为热河省重点中学。
一九五五年,成为单纯的[三、三]制完全中学。
一九五六年,改名为赤峰第二中学。
一九五七年,校址迁入赤峰市园林路的现址。
一九六零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全区三所新学制试点校之一。
一九六三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定为全区第一批重点中学之一。
文革中,先后改名为[赤峰市运输公司韶山中学]和[赤峰市第八人民子弟学校]。
一九六九年,恢复[赤峰二中]校名。
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后,恢复正常秩序,学校重新步入正轨。
一九七八年,赤峰划规辽宁,二中被定为辽宁省重点中学。
一九七九年,赤峰回归内蒙,二中被内蒙古自治区定为全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一九八三年,[盟建]制改为[市建]制,赤峰二中相应定为市直属重点校。
一九八四年,遵上级指示,改为纯高中。
一九八六年,重新恢复完全中学。
二〇〇二年,取消初中部招生,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学校校园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环境优美整洁静雅,校园内鲜花绿树,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喷泉雕塑流光溢彩,匠心独具。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宽敞明亮,设备先进。有9000平方米的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场和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及300米田径场,运动面积和设备可承担省级规模的运动会。有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现代语音实验和多媒体教室等,图书馆藏书8万册。
赤峰二中拥有一支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堪称一流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特级教师8名,高级教师60名,占一线教师总数的37.2%,一级教师54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4人,赤峰市级骨干教师65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赤峰市级学科带头人24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6人,赤峰市级教学能手12人。42名教师多次荣获赤峰市、自治区以至国家级的各种表彰和奖励。
学校连续多年高考、中考、会考成绩优异,各学科竞赛捷报频传。仅在2000、2001、2002、2003、2004五年的高考中,共有40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居自治区各高中之首。诸多学子齐聚清华园,曾受到清华大学校长的高度赞扬。高考升学率已达99%,本科率达53%,重点率达30%。各学科全国竞赛共有100多名学生获奖,其中有几十名学生被北大、清华等名校优先免试录取。这些保送生若参加高考,其中不乏稳夺高考状元桂冠者。他们被提前录取,不但可以自选专业,而且还可以申请参加硕、博连续班学习。近五年,还有18名学生在高中阶段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中绝大多数考入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成为高校中优秀学生干部。
赤峰县立初级中学
孙品璋 校长 1925年
杨毅民 校长 1926年
庞秀山 校长 1933年
热河省立赤峰初级中学
庞秀山 校长 1934年
热河省立国民高等学校
庞秀山 校长 1938年
深诚贞 校长 1939年
金 井 校长 1943年
樱 井 校长 1945年
凌 沙 校长 1945年
王干一 校长 1946年
马 俊 校长 1947年
马 俊 校长 1948年
热河省立第一中学
丁 武 校长 1949年
赤峰初级中学
达木林 校长 1951年
司凤歧、陈肇基 副校长 1954年
司凤歧、陈肇基 副校长 1955年
赤峰二中
司凤歧、陈肇基 副校长 1956年
司凤歧、陈肇基 副校长 1957年
司凤歧 校长 1962年
赤峰市运输公司韶山中学第八人民子弟学校
工宣队、革委会 1969年
赤峰二中
孙可澄、崔景松 副校长 1978年
丛森副 校长 1981年
张守世 校长 1982年
崔景松 校长 1984年
萧圣赞 校长 1990年
王继才 校长 2003年
赤峰二中体育馆按着外观色彩、建筑风格与校园内已完成的建筑设计一致的原则,由中城建北方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750m2,工程内容包括土建,玻璃幕墙,球形网架、彩钢屋面板、采光屋顶等工程。工程施工、监理完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
中标单位。土建施工的中标单位是:赤峰宝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玻璃幕墙施工的中标单位是:山东沈潍幕墙装饰工程公司,球形网架、彩钢屋面板、采光屋顶工程施工的中标单位是:徐州光环钢结构工程公司,工程监理中标单位是:赤峰金鹏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总造价约为1500万元。该工程于11月1日正式开工,现已完成独立柱基础的浇筑,即将进入土方的回填和地上圈梁的浇筑,至此今年的冬施即将结束,待明年开春后再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在前期施工中,由于天气很冷,施工单位在质监站和监理单位的严格监督下,制订了周密的冬施方案,工人们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为防止浇筑的混凝土受冻,施工中使用了早强防冻商品砼,而且商品砼的强度等级也提高了一级,浇筑后立即用塑料布、棉被、草帘等进行了覆盖,保证了商品砼的上号温度,整个施工进展顺利。
据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最新公布的投档分统计:赤峰二中2008年高考一本上线513人,二本上线897人,三本上线1248人。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均居赤峰市第一,超出赤峰市上线率20.6-29.1个百分点。全校690分以上2人、680分以上4人、670分以上6人、660分以上8人、
650分以上19人,占赤峰市16.8%-33.3%,位居赤峰市之首,稳居自治区前茅。
据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公示:赤峰二中李晨晓、李骜、马雨微3名学生获取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王冠龙同学获取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姜希伦、孟墨、宋航3名学生获取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资格。赵德阳同学已录取清华大学艺术专业,姜亚鹏已录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王战同学已保送北京大学;曹磊同学已保送清华大学。赤峰二中清华、北大保送生、自主招生人数位居赤峰市之首,稳居自治区前列。
1、2008年2月,被评为“赤峰市汉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内蒙古故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2、2008年3月,被赤峰市教育局、内蒙古晨报评为“家长满意学校”。
3、2008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博爱一日捐】募捐工作先进单位”。
4、2008年5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复检。
5、2008年6月,荣获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和谐校园之
星”称号。
6、2008年7月,被市教育局系统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7、2008年10月,荣获自治区级“长安杯”称号。
8、2008年11月,被中国教育学会后勤学术管理委员会评为“全国后勤管理先进校”。
9、2008年11月,“未名文学社”被全国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课题组第十三届年会评为“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
10、2008年11月,校刊《未名世界》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刊”。
11、2008年12月,被市直关工委授予“2007年度全市关爱先进单位”称号,被市关工委推荐为“2008年度自治区关爱先进单位”。
12、被市科协、市教育局授予“赤峰市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13.2008年11月15-16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校后勤管理学术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既学校后勤改革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础教育司、中国教育报的领导参加会议。在庆祝大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学校管理分会首次表彰了108所学校和240名个人为学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赤峰二中被评为先进集体,副校长包春光、总务处主任高连运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学校后勤改革和发展论坛上,包春光副校长做了《学校后勤管理的思考和实践》的大会发言,交流了近年来,赤峰二中坚持“小后勤,大服务(大管理)”的改革方向,在餐厅和物业服务社会化管理以及学校内部公共物品管理使用公约制度实施等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1、2008年11月,王继才通知在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管理委员会年会上当选为全国第五届高中专业管理委员会理事(内蒙共2人)。
2、2008年11月,包春光、高连运两位同志,在中国教育学会后勤学术管理委员会上,荣获“全国后勤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3、2008年11月,王继才同志在全国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课题组第十三届年会上活的“支持和关爱校园文学社团校长”荣誉称号。
4、2008年11月,李哲老师被全国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课题组授予“百家校园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5、2008年12月,李阁君同志参加了2008年度“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
6、2008年12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化学分会组织的“说课、优质课”比赛中,刘海民、郑明杰老师双获“华北5省区”二等奖。
一、 指导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新课程的实施既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开展青蓝工程活动,旨在落实以人为本地教育观,加快青年教师角色转换的步伐,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 组织领导和主要分工:
领导小组组长:王继才
领导小组副组长:牛文先
领导小组成员:孙继民 杜梦辉 姜化桥 杨爱君 姜杰
王继才校长全面负责、宏观指导,牛文先副校长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孙继民负责业务结对、安排听课、青年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孙继民、杜梦辉、姜化桥、杨爱君、姜杰负责相关年级相关学科具体工作的指导、组织听课、评课、考评等。
三、 教学结对双方职责:
(一) 青年教师职责:
1.认真阅读“青蓝工程”工作计划,填写活动申请及相关协议(相关材料均一
式三份,一份交教务处存档,两份互留对照,供检查、考评之用)。
2.坚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时时用师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教书育人、行为示范。
3.每周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2节,提倡听同学科的课,跨年级、跨学科听课。要认真写好听课笔记,每学期期末前将听课笔记等资料交教务处评审。
4.结对期间,青年教师要主动将每节课的教学方案在上课前送指导教师审阅,经签写意见后方可上课,力求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5.每学期准备一次汇报课,为避免时间冲突,提前将汇报课时间、开课周次,具体课节、上课地点、相关课题报送教务处,以便安排协调。
汇报课具体要求:
汇报课题原则上要求体现教育教学现代化。汇报课后交一份教案存档,并作为考评依据之一。指导教师、教研组长及时写好评价意见交教务处,已备青年教师业务考评之用。汇报课质量与随机课质量,一并作为考评主要依据。
6.每人撰写一篇总结和论文。个人总结5月中旬完成,论文年终完成。
7.参加“青蓝工程”的青年教师结对期间至少自选两篇教学详案,作为青年教师本人业务档案的积累,也作为考评内容。
8.积极参加市级、校级、学科组组织的各项教科研活动或比赛,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保证每学期认真阅读1-2本教育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
(二) 指导教师的职责:
1.带头执行师德规范,用高尚的师德为青年教师作出表率。
2.根据被指导者的工作经验,教育、教学及管理能力,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及时指导,保证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有序。
3.帮助新教师审核教案,指导命题设计。要经常随堂听课,每周至少听一节,并及时给予指导。
4.定期进行交流研究,使新毕业的青年教师尽快熟知教学常规,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5.指导老师要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论文撰写方面经常给予指导,主动提供教育理论相关资料和教育教学最新信息,培养青年及教师的科研能力。
6.积极指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练兵活动,并给予具体的业务指导。督促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鼓励指导青年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7.经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及时帮助分析总结。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早成栋梁。
本计划拟在学校领导的宏观指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监督下,由教务处、教研室组织实施。
怀念写满我们青春热血的球场和礼堂。、,怀念后门的桥楼、枫叶红,当然还有最便宜实惠的顺利。怀念那个在我们聚餐后,全班同学一起漫步其上……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它早就悄悄而深深地刻进了我的灵魂。
我非常激动的喜欢上了这所学校,而且我填志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