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校大全赤峰高中大全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

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

  •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迎金路
  • 电话:
  • 邮编:24000
  • 网站:
  • 附近站点:地质二中下
  • 公交路线:3路
点击查看“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概况

近年来,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注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强调教育服务意识,本着“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谨遵“四字”校训——纯 实 勤 严 。追求“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 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以“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办学精神,以德育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后勤为保证,求纯求实求勤求严,以期达到最终的发展目标——创办“三名两出一特”学校:“三名”即学校成为名校,涌现一批名师,培养一批名生。“两出”即学校教育教学出经验,出成果。“一特”即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激流中奋进的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已经形成了“尊重知识、团结诚信、求实创新、文明守纪、乐观进取”的校风和“勤学好思,求知健体,乐学会学,诚实求真”的学风。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源逐渐萎缩的今天,学校的发展却是突飞猛进,有目共睹的。按照“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包干,办学自主”的办学方针,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2002年实行内部体制改革以来,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现有教学楼2幢,学生公寓楼5幢,建筑面积达到了4万多平方米,能容纳4500多名学生住宿。学校有现代化程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的双向控制电化教学设备——中庆音像中心系统,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还拥有各类教学微机400多台,有直接接入宽带的校园局域网。图书室现有藏书近10万册,每年订阅报纸杂志200多种。学生餐厅总计45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饭菜可口,味道像猪食。

学校共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人,教职员工200多人。校园占地近百亩,学校固定资产已由原来的200万元增加到了4000多万元。高考年年有突破,2004年到2007年,高考有近80人突破600分,本科二批上线人数达到1500多人,本科录取率超过了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已经以崭新的“老百姓心中的名校”形象融入到了赤峰这座城市的博大胸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凝心聚力,才可奋发有为。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坚持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改革,适应国内教育发展动态,紧抓高中教育不放,优化人员和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制,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市场办学,探索出了市场模式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办学新路。

校训

严格 团结 求实 进取

部门机构

教务处

主任:刘德明

干事:白雪梅、朱凯、张玉强

教务二处

主任:郝建华

副主任:吴保全 梁士魁 孟昭阳

干事:王志军 包秀英

教科室

主任:夏庆文

副主任:李青桥

政教处

主任:李东峰

副主任:张义武 谢向东

干事:白冬梅 刘常杰

办公室

王继山

总务处

马 义 迟殿超

工会

主席: 王晓霜

副主席: 佟明哲

干事:李 杰 马雅清 李东峰

团委

书记:李东峰

干事:王惠芳 刘秀芳 张 锐 高祥学 强 孙庆春 张玉强

发展

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被内蒙古教育厅、自治区团委授予“学习实践成才杯先进单位”;95年被评为赤峰市“教改先进集体”;1996年被松山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7年分别被内蒙古地矿局、赤峰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3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发展中心确定为“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课题实验基地”,1998—2007年连续多年被内蒙古地矿局和赤峰市直工委授予“先进单位”和“先进党委”称号。

学校现有两幢教学楼(共14000平方米),有学生公寓楼五幢(24000平方米),能容纳4800多人住宿;有现代化程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的闭路双向控制的电化教学设备——中庆音像中心系统,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教室一台34寸彩电,一个遥控器实现了对影碟机、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的功能遥控,还可使VOD点播,INTERNET远程教学进入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极灵活地配合课堂教学活动需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图书室藏书6万余册,每年订阅报刊杂志200多种,有接入宽带的校园局域网,拥有各类微机500多台,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使学校管理规范化、数据传输网络化、教学资源数字化、各类应用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学生餐厅8个(共5000平方米),能容纳4000多人同时就餐。有容纳400人的阶梯教室1个(具有现场直播功能)。校园绿化美化达到较高标准。环境优美,整洁,生机勃勃。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多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00多人,有自治区级和市、局级教学能手21人。近年来,学校又从区内外择优引进了100多名高中教师,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2007年高考有50多人突破600分,本科二批以上上线1000多人,本科录取率超过了自治区本科录取比例。学校实行严格管理,从严治校,坚持大密度上课、上自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微机与英语教学已打出品牌,养成教育内化为传统,“低进高出,高进特出”成为社会共识,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重点中学”。

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在自治区地矿局及地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改革、创新、争先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继续坚持严格管理的办学特色,加大科研兴校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开创内蒙古第二地质中学
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基础年级统考和高三年级高考成绩呈不断上升趋势。
2、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均衡发展,深化行为规范及养成教育。

3、以科研为先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师资队伍。

4、从严治校,坚持严格管理办学特色,争创百姓满意学校。

5、提升办学理念,创出名校品牌,成就社会效益。

6、逐渐控制办学规模,走办学精细化之路;积极创造条件,完成学校东扩的一期工程。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干部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学校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分工,责任具体,深入基层,团结协作,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全体教职工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而努力。

1、勤奋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领域,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组织领导能力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做好学校发展的谋划者和领路人。

2、团结协作。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要坚决树立大局意识,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分清主次轻重,分清是非曲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树立民主意识,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依靠集体的智慧办好学校。

3、勤政爱岗。切实解决学校各级管理、服务人员在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干部要在值班、自习及早、间操跟班等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校、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关心教师、关爱学生,规范管理,服务教学,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4、锐意创新。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领导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

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思想,将师资培养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和专业技能。

1、加强师德培训。要坚持好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重要法规,及时传达党和国家各项重要决策及各类重要会议精神。要通过学习,引导教职工养成依法施教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2、加强校本教研。要以建立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师资队伍为目标,以探讨和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全体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和解决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学习中工作,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要按照教师专业的需要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创建各种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培训活动,如专业技能竞赛、集体备课、教学论文撰写等,使教师在活动中提高专业技能,保持自我更新。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要帮助教师树立“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意识现代化”的观念,进一步掌握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学校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加强对教职工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纠正个别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面存在的片面认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技能,以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活跃学习气氛、优化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工作

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每位教师的思想中已充满了关于教育教学的很多新的观念,但是如何从具体的教学行动中去体现,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会给教学评价带来负面影响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思想阻力。本学年,我们要认真组织教职工进一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充分认识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内容、评价、管理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积极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处要加强计划性,重视对教师教学流程的检查与管理,要以随堂听课、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辅导及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指导。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坚决杜绝个别教师用大量的课外作业对课堂教学进行拾遗补漏的作法,进而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积极拓展渠道,加强教学研讨活动。要积极开展优质课、示范课、实验课、指导课等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积极探索让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术探讨氛围,鼓励教师通过说课、集体备课、上课、评课等方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德育工作

要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努力探索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途径,丰富德育工作的手段,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切实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丰富德育工作手段。要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优势,采取形式多样的德育工作形式,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学科渗透、校园文化讲堂等各种渠道,全方位进行德育教育。要以青少年学生的体验教育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爱心助学”、“平安教育”、“奥运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寓德育于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道德体验。

3、加强师生安全教育。要将安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以安全常识为内容,针对师生特点,有计划、多形式开展安全法规、安全常识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坚持好值周、值班制度,加强课间巡视,避免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五)、文化、体育、卫生工作

1、继续抓好“两操一课”,加强对“两操一课”的检查,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两操一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其它活动;尽学校所能,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抓好各类球队和田径队训练,争取在各级组织的体育竞技活动中取得理想成绩。

2、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知识及疾病预防常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地方病的防治、常见病的治理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降低近视眼发病比例;严禁学生购买地摊小贩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严格按《食品卫生法》加强对校内餐饮服务业的管理,做好师生用餐服务。

3、音体美组要认真思考,多想办法搞好、搞活体育课及其它学生业余体育活动,举办好学生篮球赛、秋季田径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项目。

(六)、行政后勤服务工作

1、认真履行按程序办事的原则,做好外来人员的分流、疏导等工作,文秘、党务、宣传等工作要周密部署,及早安排。

2、后勤工作人员要随时深入到各处室、校园各块了解情况,及时搞好日常教学的后勤服务,确保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校的大项维修,细化水、电、暖等的工作职责,保障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转。完善各种总务工作制度,取得和定期更换有关证照。协助做好校园东扩及一期工程建设的有关工作。

3、严格校产登记、保管、使用、赔偿制度,物尽其用。严格财务制度,按规定收费,定期理财清帐,做到财物相符,开支合理,帐目清楚。

4、在进一步深化食堂内部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对食堂的监督和管理,丰富花色品种,改善饭菜质量,办好小餐厅,解决教职工校内就餐的问题。

5、认真履行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职责和任务,全力消除校园火灾、盗窃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不安全隐患。加强周六、周日等几个关键时间的安全督导和巡查,保证外来干扰不进校园,定期开展有关的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讲座。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